第(3/3)页 等黄河北面到渤海湾的京杭大运河段修完铁路,渤海湾冬天能够源源不断为长安送海鲜。 大海蟹一只最少都半斤,大的一斤,吃着过瘾,肉多,河蟹好吃,小啊,大闸蟹明年估计能便宜,但架不住人多。 半斤一只的大螃蟹,从海州运到蓝田县,两钱就够了,嫌贵可以不吃,买米能买四斤。 一斤一只的得六钱, 不是翻倍那么简单,要加价。 在李易看来不贵,正常工作,一个人一天三十钱的收入,半斤的大螃蟹可以买十五只。 换成他那个时候,有多少人一天的工资能买十五只半斤的野生花盖蟹或梭子蟹? 二十多元一斤的花盖和四十多的梭子,全是养殖的。 一天工资一百五,能买得起,月收入三千的就比不上大唐两府的工资。 百姓们纷纷买,不就一个人的一天工钱嘛!一家五口人,买了,一人三只尝尝鲜。 “往后海军不用拨款了对吧?” 眼看要退休的进团儿的毕构,还最后履行着自己的职责。 之前海军朝廷出钱,现在可能挣钱了,捕鱼的钱直接进另一个账户,专门造船,从李家庄子买蒸汽机船。 那价值一亿缗的东西,给朝廷。 今年包括市舶司的贸易收入和大唐海军拿回来的钱,户部收入超过两亿缗。 李易刚到大唐的时候,财政收入是七百多万缗。 三十倍的收入,毕构坚持着再为户部作次贡献,往后史书上会写清楚。 “行,没问题。”李易答应,海军确实赚钱。 很多人都要报名,参军,要当义务兵,俸禄少,分红多。 海船捕捞一次,每一个船员最少拿一缗,关键他们几天捞一次。 别人一个月赚一到两缗,他们一个月十缗,远洋的话,就这次,一人分到一百多缗。 问出海苦不?回答都是不苦。 喜欢带着系统来大唐请大家收藏:()带着系统来大唐更新速度最快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