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…… 翌日中午,飞艇回来了,正好顺风,南风往这边吹,北方冷空气顶着,顶一顶就又下雪了,也可能下雨。 去的时候是顺风,回来的时候还是顺风,就这运气。 香蕉拿回来了,有青的和黄的,青的需要继续捂,黄的看看皮,有的现在可以吃,有的放一天才好。 二十二吨的香蕉,两万斤左右,李家庄子的孩子们被找来,一人一根,吃吧! 大人也有,整个庄子的人每人分一根香蕉没问题的。 “易弟,往后香蕉随时能吃到?” 李隆基没吃呢,就看着,拿在手里。 “得看从哪里找香蕉,人家香蕉还没长出来,就吃不到,咱们必须按照季节分布来种植。 如此一来,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香蕉,尤其是振州的。 把位置和季节错开,整个广州及贵州等地,香蕉能够保证一年四季都吃到。” 李易知道广东、广西的香蕉多么便宜,就是他那时的海南贵。 尤其是三亚,旅游城市,香蕉一斤三元钱往上。 广西那边三毛一斤,十倍啊!但你广西的进来后也是三元多最便宜的。 东北同样的时期,九毛八就能买一斤香蕉。 这就是市场经济,旅游城市的居民在享受旅游带来的经济时,也付出了相应的物价代价。 “这些太青了,放一些山奈一同捂着,很快香蕉就成熟了。” 李易看着一大堆的青香蕉说,他需要引导百姓如何识别可食用的香蕉。 青的吃多了对身体不好,冻了同样不行,最好就是用稻草帘子捂一捂。 “晚上给大家做拔丝香蕉吧!” 李易就吃了一根香蕉,想到了怎么做菜,感觉只要有糖,所有的东西都能拔丝。 …… 今天没有了,感谢兄弟姐妹们的订阅、月票、打赏、推荐、收藏!农家鞠躬了,新的一个月了,有保底月票和正常每天的推荐票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