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你这地图给我,我找人照着画。”李隆基自己卷起来地图,拿着匆匆离开。 他回皇城,紧急召集三个宰相。 姚崇三人快下班了,又跑到兴庆殿。 李隆基展开地图:“李易说……” 他换成自己的话说一遍。 “那样突厥很可能会去质问契丹,渤海那里会防备,契丹被坑了呀。” 姚崇听完,心中有了盘算。 明明处在敌对的契丹和大唐形势下,李易玩了一手伐交策略。 张说帮忙出主意:“我朝应主动去封赏契丹,看契丹如何应对。” 卢怀慎紧跟着出声:“冬天,突厥无法对契丹出兵,契丹应该会考虑一下,权衡各方利益,水被李易搅浑了。” 原本他们听到消息,认为李易缺心眼,判断不清楚局势。 此刻才明白,李易做了许多手的准备,从能想到的所有方面在进攻。 不管契丹那边怎样选择,李易都会教俘虏一些有目的性的知识。 契丹被收拾了,这些人放回去,帮助契丹残余部落搞建设,继续对抗。 若契丹挺住了,这些人放回去,帮助契丹,按照李易计划好的在契丹进行变法。 要么是契丹外斗,要么是契丹内斗,顺便还能把大唐的百姓换回来。 姚崇思忖一番:“若那边打大唐,怎般行事?” “冬天打不了,等到夏天,水军的钱多了,随时能够在海岸登陆切断对方补给通道。” 李隆基手在地图上一划,渤海湾,以及入渤海的河流被他指出来。 “老喽!”卢怀慎叹气,他发现李易对全局把握,已经不是他们能够考虑的了。 契丹下错了一步棋呀,派来的人被抓,李易直接用来挑动突厥和契丹的关系。 计策是一步推一步,哪一步有变化,再跟着变化。 付出的无非是一点点吃食,三百九十个俘虏,天天吃肉喝酒,还能把李易给吃穷了? “谋国之士。”张说给出评价。 第(3/3)页